R/R PTCL歸屬於罕見疾病範疇,依據WHO在2018年的分類多達20多種亞型。R/R PTCL亞型眾多異質性高,且侵犯性強,多年來臨床上缺乏標準的治療藥物,對常規的化療反應率低、耐受性差,易復發,5年的總生存率僅在25%左右。
美國FDA於2018年批准Adcetris (brentuximab vedotin)聯合化療方案作為PTCL一線治療,Adcetris屬於ADC (Antibody-drug conjugates)藥物。該試驗是以傳統治療PTCL的CHOP化療方案為對照組, Adcetris (取代O) + CHP為試驗組。
而美國FDA於2009年、2011年與2014年分別批准了三個以治療R/R PTCL適應症的新藥上市,分別是Pralatrexate (Folotyn®)、Romidepsin (FK228, Istodax®)與Belinostat (PXD101, Beleodaq®);而在中國,CFDA於2014年批准Tucidinostat用於治療R/R PTCL為適應症的新藥上市。而在日本,厚生勞動省於2021年批准Tucidinostat用於治療R/R PTCL為適應症的新藥上市。
目前,治療R/R PTCL的國際上市藥物中僅有Folotyn®進入台灣市場,對於台灣R/R PTCL患者而言,有效、且安全的治療藥物臨床需求仍未被滿足。
中國的樞紐臨床數據
Tucidinostat治療R/R PTCL的臨床試驗主要療效指標為客觀緩解率(ORR, Overall Response Rate),與其他國際上三個新藥樞紐試驗中的主要療效指標相同。Tucidinostat在樞紐II期臨床試驗,以每週2次,每次30 mg劑量下,臨床研究者判讀客觀緩解率為29.1%(23/79),95%CI:19.4%~40.4%。Tucidinostat與三個國際新藥樞紐臨床試驗療效評價方案一致,除了臨床研究者對療效進行評價以外,還設立了獨立專家委員會(IRC)對樞紐臨床試驗的主要療效指標——客觀緩解率進行獨立評價。四個新藥在治療復發、難治的PTCL客觀緩解率分別為28%、27%、25%與26%。Tucidinostat與三個國際新藥在主要療效指標上的對比情況,大致療效相近。
除了主要療效指標-客觀緩解率之外,Tucidinostat樞紐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FAS人群3個月持續緩解率(DORR)為24.1%(19/79),遠高於Pralatrexate的12%(13/109),顯示Tucidinostat針對復發或難治性PTCL可能比Pralatrexate具有更好的持續療效。Tucidinostat在2014年12月獲得中國NMPA批准藥證上市。
日本與南韓樞紐臨床數據
在日本及南韓以HBI-8000 (Tucidinostat)治療R/R PTCL的臨床試驗,以每週2次,每次40 mg劑量投予,主要療效指標為客觀緩解率(ORR, Overall Response Rate),以IOERC(獨立綜合療效評估委員會)來進行ORR評估獲得46%,疾病控制率為72%,其中以PTCL的第二大亞型AITL獲得ORR 88%。Tucidinostat在2021年11月30日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藥證上市。
獲益與風險評估
Tucidinostat是亞型選擇性的HDAC抑制劑,根據各自以R/R PTCL為適應症的樞紐臨床試驗綜合結果對比分析,綜合療效評價結果顯示,Tucidinostat與國際上三個藥物相比,可能具有更好的療效(日本與南韓的ORR 46%),或至少療效相當(中國的ORR 28%)。
給藥便利性和服藥依從性
Tucidinostat為口服製劑,以每週兩次的方式服藥,對照國際已經上市的三個靜脈注射治療用藥,具有更方便的臨床服藥方式和更好依從性。即便是口服給藥,較易造成腹瀉、噁心等以消化道為主要表現的毒性發生率和嚴重程度,及嚴重不良事件(SAE)都遠低於三個靜脈注射藥物。
2020年2月,台灣TFDA首次批准華上生醫在台灣生產製造的Tucidinostat (台灣商品名: 剋必達®/Kepida®) 5毫克錠劑,用於治療復發/難治的外周T細胞淋巴癌的恩慈治療,約2年多無償提供恩慈治療用藥,總計有36位病患使用並獲得治療效益。
在這些台灣恩慈治療病患中,主要的疾病亞型如下: PTCL-NOS, AITL, NK/T Lymphoma, ALK-/ALK+ ALCL, MEITL, ATL/L。
依據國際性的大規模研究數據顯示,復發/難治外周T細胞淋巴癌的中位生存期只有5.8個月。而在台灣恩慈治療病患中有多位病患使用剋必達錠劑恩慈治療超過1年以上,療效顯著,ORR約45%,安全可控。
目前,華上生醫已遞交Tucidinostat治療復發/難治外周T細胞淋巴癌的新增適應症臨床數據進行新藥查驗登記。